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710/4211337.html

假如问各位一句: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许多人掰指头数一数,都能轻松回答吧。但如把问题稍改下:世界上曾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可能许多人都说不清。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剧变,仿佛一夜之间,以苏联“老大哥“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分崩离析,大部分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仅少量仍保持社会主义。生于50年代初的摄影师刘远,经历并见证这一幕,20多年过去,他想看看并分享,如今这些国家是什么样子。于是他游走世界,把镜头重点对准了世界上现存的以及发生转变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独特的“红色影像之旅”。数年之间,拍摄照片数万张。

今天   

 

如今的俄罗斯与当年的苏联相比,国土面积已缩小了许多,但仍然有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一亿四千多万。因此一进入俄罗斯境内,第一感觉就是地太大了,人太少了。

  

俄罗斯偌大的国土上目前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我们从满洲里到圣彼得堡行驶的多公里路程,大部分相当于中国的二级公路,许多路段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在俄罗斯开车,跑遍全国没有一个收费站,但交通警察却比中国的收费站还多。出发前就听说俄罗斯的警察雁过拔毛,但实际上远没有传说的那么严重。一路上我们车队虽然多次被警察拦住,但大多数情况下问清我们的行程和目的后都友好地放行了。总共只有三次付了钱。

有一次是警察提出送给他点中国礼物,如果当时车上有白酒就好办了,可是我们没有,拿了元的人民币,放行。还有一次是超速,限速50公里,我们的车速是公里,按规定要罚款卢布。翻译最后给了卢布条件是不用开票,搞定。

在路上,经常会遇到有人站在路边竖起大拇指拦车。翻译说,在俄罗斯所有车辆都可以当出租车,所以在路边拦车非常普遍,甚至路过的警车也会停下来,讲好价钱就会把你送到要去的地方。

我们走过的城镇,房屋基本上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建筑。我们一路上住宿的许多所谓三星级酒店,普遍设施陈旧,条件相当于中国的招待所,但价钱却不便宜,每晚要多美元。许多酒店的电梯里只能容纳两三个人,上下轰隆直响。房间里还是七八十年代的装修,空间不大,床更窄小,只有八、九十厘米宽,方形的大枕头却占了差不多一半。许多酒店房间没有电话,摆放着只有十几寸的旧电视。

俄罗斯男人个个喜欢喝酒,翻译说,在冬天的夜晚,不论是谁见到雪地里的醉汉都会把他拖到自己家过夜,要不然他就会被冻死。而俄罗斯女人则个个喜欢抽烟,经常能看到她们在大街上吞云吐雾。俄罗斯人年轻女郎,大都身材姣好、衣着暴露、泼辣大方,当发现有人给拍照时,不但不反对,而且马上摆甫士,甚至做鬼脸、抛媚眼,煞是可爱。

不知是不是俄罗斯人特别喜欢在夏天结婚,我们这次俄罗斯之旅走到哪里都能遇到结婚的新人,先后不下十几对之多。俄罗斯的婚礼除了去教堂举行仪式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向二战烈士墓或纪念碑献花,对先烈表示缅怀之情。这与我们中国的婚俗有着天壤之别。

年11月29日

俄罗斯,莫斯科,年7月

俄罗斯,莫斯科红场,年7月

俄罗斯,莫斯科,年7月

俄罗斯,莫斯科,年7月

俄罗斯,莫斯科,新西伯利亚列宁广场,年7月

俄罗斯,鄂木斯克,年7月

俄罗斯,圣彼得堡,年7月

俄罗斯,莫斯科,年7月

俄罗斯,圣彼得堡,年7月

俄罗斯,圣彼得堡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年7月

俄罗斯,鄂木斯克,年7月

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至克麦罗沃途中,年7月。

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年7月

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年7月

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年7月

德国

我多年来一直有个愿望,想什么时候到德国去看一看,这个同时诞生了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战争狂人希特勒的国度,那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到底是怎样的。

我去看了以后觉得很多东西确是百闻不如一见,原来在我的印象中德国是发达国家,肯定高楼大厦比较多,工业比较发达,工厂比较多,应该是那么一种景观,结果去看了以后,发现大部分地方还是田园风光,还是农村的景观,这确实出乎意料。

现在柏林还有一个纪念苏联红军的烈士陵园,在柏林大街边上我还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巨幅雕像,表现了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包容性。

柏林前东德地区过去有多工厂,老水泥厂、老厂房,但这些工厂基本都倒闭了,都是空无一人。前东德的地方很多居民都不在这里住,因为没有工作,都到西德那边去了。这些厂房都被遗弃了,当然表面上看还都是不错的,还能依稀看到当年东德时期的景象。再往后面走,德雷斯顿以前是东德的工业重镇,可以看到原来的大片厂房和一排排的民居,社会主义时期的那种民居,也能看到现在新盖起来的建筑,形成了反差和对比。

我也很想看看柏林墙到底是什么模样。现在保存了十三段没有完全拆除,有的保留了原状,有的变成了众多艺术家的涂鸦墙,都很有意思。

柏林墙还有一个很大的象征意义,无论人的迁徙,甚至人的思想,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墙都是禁锢不住的。

从我个人来说,我也希望各种有形无形的墙早晚都像柏林墙那样倒塌,使人们行动自由、思想自由。柏林墙倒塌特别有意义,看到这段历史,可以使人思考我们的社会怎么才能更加进步,起到借鉴作用。

我还注意到德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别。北方相对古板一些,体现在所有建筑房顶的瓦都是黑色的或者深灰色的,但是随着地域的变化,走到中部开始有黑有红,再往南走到慕尼黑一带时,就明显发生了变化,屋顶基本以红色为主,很鲜艳,很亮丽,建筑的风格越来越接近捷克,这点很有意思。

德累斯顿有个外貌很古典的歌剧院,我们在那里看了一场歌剧,上演的剧目叫花仙子,很有名的经典剧目,但是演出的那些演员穿的完全是现代服装,完全以现代人的观念进行演绎,里面有些场景变成了水怪那种场景,有种穿越的感觉,但是经典唱段还完全是过去的,一听觉得非常熟悉,把传统和现代糅合起来。

原来魏玛给人的感觉非常古老,到现场一看历史并不是很久远,是希特勒之前的共和国时期。那个城镇不大,但是那里的建筑很有味道,歌德也曾在那里住过,还有他和席勒的雕像。还有包豪斯学院就在魏玛,我当时就想居然走到了包豪斯学院门口,还专门跑到学院展馆里看了。过去以为包豪斯就是一种建筑形式,像北京的,后来才知道包豪斯是一种设计风格,不限于建筑,也包括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艺术品的设计。所谓的包豪斯风格就是简单、实用、简约,没有啰里啰嗦装饰性的东西这就是包豪斯最大的特点。

我们在纽伦堡看到许多年轻人骑自行车在天空中翻跟头,在慕尼黑看到人们在凯旋门举行大型露天音乐会,使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民族性格正在一步一步地发生变化,正在逐步改变过去德国人比较刻板、严肃的印象。

在德国走了十多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对东德、西德的感觉都有了,这次德国之行受益匪浅。

年8月

德国,纽伦堡二战国际审判庭,年9月

德国,法兰克福红灯区,年9月

德国,法兰克福红灯区,年9月

德国,柏林,年9月

德国,柏林墙,年9月

德国,柏林墙,年9月

德国,柏林,年9月

德国,法兰克福,年9月

德国,柏林,年9月

德国,柏林,年9月

以上图文主要选自《红色影像之旅》

刘远著

策划:那日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年11月出版

部分整合自《像素》杂志、刘远新浪博客“老刘的博客”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chenteng

imaginist.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uididiao.com/zdddmx/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