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赣南特产,还有理由再低调吗
提起赣南特产 你最先想到的 是甜过初恋的赣南脐橙 还是酸甜适中的崇义南酸枣糕 亦或是咸咸辣辣的会昌酱干 赣南特产可太好吃了 NO!NO!NO! 赣南特产可不止好吃这么简单 一棵脐橙立起一个产业 一瓶茶油带活一片经济 一亩白莲致富一方百姓 …… 小小的赣南特产 让百姓的钱袋子鼓了 让生活更加幸福了 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赣州的农产品也“攀网结线”、“网”得势,由以往的“卖难”变成如今的脱销。赣州推进“互联网+产业”,加快产业发展升级,建成电商孵化园21个、县级电商运营中心33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63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个),先后培育出赣南脐橙、赣南茶油等个网销产品。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突破亿元。 一根网线连着大市场 农产品出村进城 不仅让百姓富裕了 也把赣州的品牌打响 这样的赣南特产,了解一下! 1 赣南脐橙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中华名果 果大形正、橙味浓郁 肉质脆嫩、香甜无渣 在赣州,脐橙早已不只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而是成为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农民“摇钱树”。 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年,赣州市脐橙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帮助25万种植户、70万果农增收致富,脐橙产业解决了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赣州市会昌县珠兰乡永记果业种植基地,果农在分拣装运赣南脐橙。图/ICphoto 家里已经盖起了楼房,买了小汽车和多种农业机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年,信丰县大塘埠镇六星村果农卢培金放弃漂泊的打工生活,回到老家种植脐橙。在袁守根的技术指导下,没有什么基础的贫困户六年时间就实现了脱贫致富。 “赣南脐橙”商标估值50亿元 品牌价值达到亿元 居全国水果类产品第一 已发展成为全国三大产业扶贫典范之一 2 赣南茶油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油色亮黄、清亮透明 香味浓郁、口感爽滑 近年来,赣州市充分挖掘赣南油茶的传统产业优势,把油茶产业作为农村兴林富民的主导产业、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民生产业,列入现代农业攻坚战和精准扶贫攻坚战部署,不断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增强保障粮油安全的能力,推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 截至年底,赣州市油茶林总面积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20万亩以上的县(区)有5个,10万亩以上的县(区)8个。年全年,全市产茶籽9.4万吨、茶油2.4万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达88亿元。 “以前山上是光秃秃的,现在变成绿油油的茶园,我们高兴啊。” 于都县段屋乡胜利村村民伍小平开心地告诉记者,年这片油茶基地建成后,她就在基地打工,每个月能挣到多元,她家年实现了脱贫。“现在就盼着儿子早点结婚,抱上孙子。期待未来生活更好!” 于都县段屋乡胜利油茶种植基地。王普摄 “胜利油茶种植基地将近5万亩的规模, 对邻近五个乡镇的脱贫攻坚助力很大。” 段屋乡乡长谢慧介绍,过去这里是荒山,没经济效益。现在种植油茶,村民们少的一年能挣几千块,多的能挣几万块,山真正“淌金流银”了。油茶树成了当地老表的“脱贫树”,更是“致富树”。段屋乡三个贫困村,都在年实现脱贫退出。 小小油茶在产业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仅让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更解决了增收的难题,稳固脱贫不返贫 3 崇义南酸枣糕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油色亮黄、清亮透明 香味浓郁、口感爽滑 崇义县是“中国南酸枣之乡” 是生产南酸枣的黄金地带 崇义南酸枣糕是崇义县的农业拳头产品,以优质南酸枣为原料结合独特的传统加工技术生产,深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崇义县野生南酸枣面积达1.7万公顷,全县人工种植仿野生南酸枣果用林2多公顷,南酸枣糕年产量达余吨,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形成了带动1.5万名群众参与、年产值3亿余元、年利税余万元的助民富民产业。 据崇义县扬眉镇贫困户肖宾介绍,每年9月开始,农户就开始在葫芦洞捡酸枣,每天可以捡至斤左右,每年可以增加收入至元。 农户忙着捡南酸枣。 南酸枣糕 成为了农户的“黄金果”“增收果” 成为崇义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 4 廖奶奶咸鸭蛋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蛋壳呈青色、外观圆润光滑 咸淡可口、油多味佳 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的廖秀英,依托一手好腌技和“邮乐购”电商扶贫站,带领贫困户成立“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实现咸鸭蛋产业化发展。 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总收入余万元,带动贫困户社员最高年增收可突破2万元,户均年增收0余元。 图为堆满咸鸭蛋的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 “廖奶奶帮助我度过了人生最困难的时候。” 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脱贫户王科福感慨地说。年,王科福得了重病,在一家人十分困难的时刻,廖奶奶拉了他一把,吸收他为合作社社员,王科福养了只鸭子,加上务工收入,年收入有万余元,身体康复后,他又出去做泥瓦工,一天收入达元。 村民养鸭,合作社收蛋,制成咸鸭蛋后 搭上电商的快车,发往全国各地 “咸鸭蛋”成为村民的“金鸭蛋” 5 石城白莲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一县一品”重点推广农产品 赣南地区的送礼佳品 颗大粒圆、皮薄肉厚 清香甜润、微甘而鲜 石城县已有1多年的白莲种植历史,年,石城县农业人口27万,超过22万农户种白莲。目前,全县白莲种植面积达9万余亩,覆盖全县11个乡镇、35%以上耕地、95%农户,年产量约吨,年产值约4.16亿元。 在提高白莲种植效益的同时,石城县还积极引进几百种观赏荷花,大力发展“赏花经济”,着力打造“莲文化”旅游,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图为石城县坳背村的村民正在采摘白莲。 石城出了“村红” 农民爱上直播卖货 在石城县大由乡“村红”直播间里 曾荣发对着镜头 热情介绍石城白莲 我们这的白莲全部是人工去芯的个大饱满没有苦味残留买回去既可作为糕点配料也可以清炖成莲子汤有清热去火、滋补养颜的功效曾荣生(右)在“村红”直播间直播。 曾荣发是石城县大由乡的一名农民,主要种植脐橙、白莲等农产品,从年开始,脑子活络的曾荣发就打起了互联网的主意,他开始尝试在网上发一些自己脐橙果园挂果和采摘图片、视频,渐渐的多点开花微博文章、朋友圈图片、抖音直播,粉丝数量已经积累到好几千人,成为了大由乡有名的农民“村红”。 幸福莲万家 石城白莲 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当然 助力脱贫攻坚的赣南特产 远不止小编以上提到的这些 还有南安板鸭、于都烧卷子 寻乌蜜桔、会昌米粉 …… 赣南特产因“网”更旺 脱贫攻坚借“网”提速 这样的赣南特产 你爱吗? 来源:客家新闻网综合 见习编辑:熊小勤校对:宋亚丽 编审:谢东宸 推荐阅读★独家视频雅溪古村,解开耕读传家的百年奥秘… ★ 理塘丁真,“客家摇篮世界橙乡”赣州欢迎你!★赣州这63个社区有了“新名字”!以后请叫…… ★不得超过三层!赣州这样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来一碗?赣州热汤粉!★降价了!江西正式执行! ★走出国门,赣南,“橙”了! ★点亮美丽赣州!中心城区照明专项规划来了 ★已批准!未来赣州城市将这样设计 ★曾文明:坚持斗争到底奋力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uididiao.com/zdddsb/6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和崔老师一起读书一百九十七拾叶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