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按钮收听朗读音频

文/渡兰君

冯骥才在书中这样写道:“低调,是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是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低调的人,只需要静对自我的世界,所以活得简单。人一简单,就会快乐。低调的人,独享一份平和与从容,淡泊豁达,快意人生。

低调,是一种境界

常言道:“水深而流缓,人贵而语迟。”水有多深,未必能在表面看得出来,深不见底的河水往往波平浪静;能够让人一眼见底的,只能是浅水。逢人便自吹自擂,为人高调张扬的人,往往肚子里没有干货。

“圣者无名,大者无形”,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会得意忘形、到处炫耀的。

钱钟书先生晚年已经功成名就,按理说大可安心享受名利带来的一切,但他依然在家孜孜不倦地钻研学术,谢绝一切应酬。

他的作品《围城》在国外出版后,有位外国的女记者打电话给他,十分希望能见他一面。如果是贪图名利的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宣传机会,但钱钟书先生却回答:“女士,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见一下这只下蛋的鸡呢?”

唯有浅薄的人才喜欢卖弄玄虚,博学的人往往谦虚、低调。因为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什么是值得炫耀的,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聪明,也没有什么意义。唯有低调,不显山不露水,默默耕耘,才能更好地将手头的事做好,踏踏实实,无问西东。

低调的人,有自知之明,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而是默默成长,精益求精。能工巧匠们的手艺,看起来虽然简单、笨拙,但恰恰是其炉火纯青的体现。

所谓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匠人们的手艺之所以看起来朴实无华,恰恰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反复练习和打磨,去伪存真,最后留下来的,都是最精炼的罢了。

俗话说,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正是这个道理。

低调,是一种智慧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那些高出森林的大树,总要先被大风吹倒;那些超出河岸的土堆,必先被水流冲走。处世亦如此,忌锋芒毕露。若为人张狂,难免招致灾祸。

低调的人有智慧,会懂得收敛好自己的光芒,避免刺伤别人和树敌。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而是要学会藏拙。

文学大家季羡林先生成就卓越。他成名后,一直保持着低调。当“熙熙皆为名来,攘攘皆为利往”的世人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称号争得头破血流时,季老主动请辞去了“大师”、“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他舍弃的是虚荣,保留的是文学的纯真与人格的高尚。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泰山颂》中写道:“争而不斗,和谐自然。”无论是职场上还是生活中,低调,不等同于消极处世,而是在积极竞争的同时,也要懂得藏拙,凡事留有余地。

自隐其才、自隐其功,是懂得给别人留一个机会。学会为身边人加油,能做到放低姿态为他人叫好的人,在任何领域,必定会左右逢源。

低调的人,活得最通透。他们把成就隐藏在平凡之中,用谦虚来掩盖自己的锋芒,在世俗的浊流中守住一份高洁。他们坚持淡定从容的志趣,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

往期推荐:

夜读丨笑着吃亏的,都是聪明人

夜读丨一个人越是喜欢炫耀,就越容易毁掉自己

清明丨清明,让每一个中国人不忘本

主播:王天资《民生周刊》新媒体实习生

文章来源:渡兰(ID:dulantea)

作者:渡兰君,用美文,做你心灵的摆渡人。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全民夜读”栏目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uididiao.com/zddddx/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