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963408.html
<

“谢谢法官,谢谢调解员,让我们疲惫不堪的离婚纠纷案终于顺利解决了!”

聋哑人王某、赵某比划着手语,对该案的法官及调解员表示感谢。

“调解”二字,总给人一种热热闹闹的印象:一边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详细陈述,一边从法律和情理的角度深入分析,让各方在交流过程中逐渐明晰事理,握手言和……但有时,调解也可以是“无声”的。

近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家事诉讼中心就通过“无声”调解的方式妥善处理一起聋哑人离婚案件,充分保障了聋哑当事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诉讼权利,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时间回到了三年前……

上诉人王某(女)与被上诉人赵某(男)均系聋哑人,年10月双方经人介绍相识,年12月办理登记结婚。由于婚前了解时间较为短暂,加上双方性格差异和沟通交流上的障碍,婚后不久即发生矛盾,年2月至今王某一直住在娘家。年2月原告赵某曾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地方法院起诉要求离婚,被驳回。年1月,赵某再次起诉离婚,并要求王某返还聘金元。年5月,基层法院经过审理判决双方离婚,判决王某返还赵某聘金元。

离婚了,还要还这么多的钱?王某自然不服,向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王某认为,原收到的聘金早已用于结婚开支,且双方结婚已二年多,请求驳回被上诉人赵某要求返还聘金的诉讼请求,撤销地方法院判决中返还聘金部分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化解双方矛盾,该案法官决定先行组织调解。但这个案件非常特殊,双方都是聋哑人,即便他们自己能够顺畅交流,一边的法官也根本摸不着头脑;要是通过纸笔来调解又大大降低了沟通效率,根本不符合实际……

调解员王建红

关键时刻,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家事诉讼中心的调解员王建红接过了这个任务。王建红是绍兴中院家事诉讼中心的首批“家事观察员”,她不仅是专业的婚姻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更是当地幼儿园的园长,有着一定的手语基础。

通过简单手语交流、书面表述相结合的方式,法官和王建红耐心细致与双方沟通,从事实、法律、道德层面答疑解惑。调解过程中,原被告不仅了解了有关规定,还对法官和王建红产生了信任,各自“诉说”了他们自己对婚姻、聘金等问题的态度。经过三个小时“无声”的调解,王某与赵某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双方自愿离婚,王某返还赵某聘金元。

“调解工作,就是要在法中寻求办法,在法中把好尺度,既要让双方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案件的公平正义,又要保障双方合法权益,让每一位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温度,确保‘怀着怨气来,带着满意走’。”成功调解后的王建红这样感慨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uididiao.com/zdddhc/1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