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大佑的歌里,读懂一个时代
提起华语流行音乐,有一个人的名字总是绕不过去。 在不了解他的人眼里,他不过是一个有着一副破嗓音的老男人,每首歌还总有那么一两处音不准。 但在懂他的人眼里,这个男人的名字仿佛灯塔一般。他让李志迷恋了40年,是高晓松心中“神一样的存在”,是李宗盛崇拜了一生的“大大大哥”。 他就是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罗大佑。 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罗大佑 这一趟音乐之路,走得好辛苦 年,一张与台湾主流音乐市场格格不入的专辑《之乎者也》震惊了整个乐坛。在情歌和校园民谣当道的时代,在当时严格的唱片审查体制下,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歌词还可以如此批判社会,原来沙哑的嗓音也可以这么好听。 罗大佑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 这张四处碰壁,不被看好,除了滚石之外没有公司愿意发行的唱片,犹如一匹黑马,直接卖出了15万张,长时间占据了台湾地区百佳唱片的榜首。一夜之间,专辑封面上那个穿着黑色衣服,戴着黑色墨镜,留着黑色长发,名叫罗大佑的青年,成为年轻一代的叛逆偶像,在台湾掀起了一阵“黑色旋风”。 罗大佑在台湾掀起“黑色旋风” 此时,罗大佑已经28岁。在专辑封面上,罗大佑写下:“这一趟音乐之路,走得好辛苦。” 罗大佑于年出生在台北一个医生世家,5岁开始学钢琴,18岁和几个喜欢音乐的朋友组建了“洛克斯”乐队,并在乐队中担任键盘手。 罗大佑童年时期 父亲明白儿子对音乐的向往,但还是希望儿子能继承家里的从医传统。他对罗大佑说:“如果你干医生,你还可以一方面搞音乐;但如果你干音乐这一行,是不可能一边做医生的。”罗大佑听从父亲的建议,考入中国医药大学医药系,走上了学医之路。 进入大学的罗大佑,几乎将自己的空闲时间都给了音乐。 大二的时候,罗大佑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谱成曲,用一把来自西方的摇滚木吉他,弹出了浓得化不开的中国式乡愁。 洛克斯乐队(中间为王振华,右一为罗大佑) 三年后,昔日“洛克斯”乐队的朋友王振华,邀请罗大佑为电影《闪亮的日子》的主题曲配乐。这首电影的同名主题曲《闪亮的日子》经著名歌手刘文正演唱,一炮而红,罗大佑也正式踏入乐坛。 罗大佑与刘文正 也是在为《闪亮的日子》配乐期间,罗大佑与电影的女主角张艾嘉相识相恋。这段恋情仅持续了一年,但两人的友谊却持续了一生。 罗大佑与张艾嘉 年2月28日,正在帮一个受伤的小孩缝头皮的罗大佑,目睹了一个身受重伤的女孩的抢救过程。女孩是台湾政治运动“美丽岛事件”发起人的长女,她和母亲一起遭遇了政治暗杀。手术后,罗大佑悄悄将遗留在手术室的一根长尺许的胸腔穿刺针保存了起来。 在医院工作的这段日子,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现状,接触到台湾政治底层令人恐怖的逻辑,他开始审视整个台湾社会,毅然辞去医生工作,专心做起了音乐。 年,罗大佑以独立音乐人的身份随张艾嘉加入滚石唱片,将自己创作了五年之久的《童年》连同之前创作的《乡愁四韵》《光阴的故事》等歌曲赠予张艾嘉,并于同年第一次以音乐制作人的身份帮张艾嘉制作了专辑《童年》。 张艾嘉专辑《童年》 张艾嘉的声音虽然不够专业,但却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一下就把人带回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经由她的演唱,罗大佑的这几首歌一时声名大噪。 年,罗大佑决定将自己从学生时代起创作的作品制成唱片。因为母带制作费用昂贵,张艾嘉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四处游说,甚至还去找香港音乐大师黄霑拉了一笔赞助。后来,也是在张艾嘉的斡旋之下,滚石接受了无人看好的《之乎者也》母带,代为发行。 罗大佑年轻时造型 很多人说,罗大佑天生一副公鸭嗓,但罗大佑的作品,用他的公鸭嗓唱出来,却带有一种别样的深情与沧桑。在他的声音里,我们听到了张艾嘉版的《童年》里没有的孤寂和反叛,听到了《鹿港小镇》对于现代都市文明无望的幻灭感,听到了《之乎者也》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代沟以及流行歌曲本身的讽刺。 在那个社会文化压抑许久的年代,罗大佑的音乐,带着一种勇气和批判性,充满了对社会的思索,一经问世便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罗大佑是洪水猛兽,还是时代良心 此时的罗大佑,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位歌手,他更像是一位引导一代年轻人思维方式的流行文化人物,是年轻人内心崇拜的符号化偶像。 这种蜂拥而来的尊重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uididiao.com/zdddhc/6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听他一首歌,他就成了你老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