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10月16日,蔚来又创新高,是全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很多人肯定不服,但这就是市场的选择。无论是真有钱不在乎也好,摆阔要面子也好,最后消费选择都是向头部集聚,蔚来目前的车都是40万以上并获得了市场认可,妥妥的头部了。

在15日工信部主办,中科海汇承办的“5G+车联网生态发展高峰论坛”上,蔚来的自动驾驶高级总监章健勇先生发表主题演讲“蔚来NIOPiolt系统自主开发介绍”。

正文

在演讲中,章总回顾了蔚来的自动驾驶开发历程,以及NIOPiolt系统的特点及自主创新等内容。

1、为什么刚开始成立的时候选择自主开发的道路?要是开发普通的辅助驾驶系统,市面上有非常专业的系统集成方,要是把辅助驾驶系统和以后的自动驾驶数据平台结合起来,其实自主开发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工作,但是会给自己带来更加长远的软件层面的便利性,以及对数据场景的应用带来更大的空间。蔚来汽车在年就选择自建团队,完全做内部的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包括后台整个数据系统。

2、蔚来NIOPilot系统要做好自动驾驶的话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能够保证量产,同时能够达到最好的性能。整个数据系统可以支撑测试体系,也可以支撑量产数据的更新,包括软件的迭代。如何使用高效的算法适应整个平台量产的发布,刚开始硬件和芯片选型过程当中怎么能够使得算力符合未来三到四年内所有的算法的更新要求。

3、整个NIOPilot系统使用率和安装率是非常之高的,50%的用户选择开通,日常使用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有20%多的时间和里程是在使用的,总的使用里程已经超过万公里。

4、我们在NIOPilot这里应用很多自主创新的技术,其中包含路径规划、定位、换道和速度的调节等等,比如全局路径规划,我们采用高精度地图定位的方式,系统可以提前知道后续所有的拓扑结构,合理选择道路和拓扑,结合整个自定位系统实现车道级的匹配,然后在大部分场景可以实现非常稳定的匹配以及传感器相互校验的冗余判断,车辆可以精确地知道在哪条道路应该提前进行并线进入闸道控制。我们采用深度神经网络采集大量换道决策数据,结合专家的系统进行智能换道的决策,最后的并线动作也是进行大量的调适和优化,目前的传感器系统内部,尤其是在中国车流工况,辅助驾驶系统决策还是需要相对保守,必须比人工决策相对保守,保守状态下尽可能选择一个合适的切换动作。

在“新基建背景下如何构建共赢的5G+车联网新生态?”的高峰对话环节,章总分享了以下的观点。

1、我是从车端应用角度来看,现在各家在后续的车的通讯模块都会保留5G-V2X的功能,就是信号的接口,但是真正在应用当中,可能大家还是处于一个比较早的探索期,因为从自动驾驶的角度来看,5G应该是更好的通道,V2X的很多路段信息肯定希望尽早地接过来,但是该不该相信这个信息,这个信息的时延是什么样子,没有融合还是融合之后,准确率有多高,能够拿过来做提醒还是用来真正做控制,不同传感器之间的责任界定等等,真正非常大规模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整个行业、数据通讯接口应用打通,不同行业的标准和对整个应用的要求能够不断地趋同,覆盖度也能够慢慢地做出来。我们希望很多(信息)能够接入进来,大家可能还是要一起从不同的示范区域去验证开始做起。

2、大家需要解决和推进的就是如何让最终的用户能够得到价值,比如使用体验各个方面的性能,真正提升才有可能带来收费的方式,比如如果加上红绿灯信息和交通拥堵,整个车端的驾驶安全系统能够改进多少,比如原来系统的场景覆盖度能够有多大的提升,可能用户愿意为此买单。因为5G如果只是信息的传递,其实带宽并不是非常大的瓶颈,时延可能就是不同场景下会遇到的很大的挑战,比如高精度地图,最后的挑战都是在于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精确,这个时候是比较难处理的。要是带宽的话我们可能也需要思考,就是带宽能够额外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3、因为车是移动的,不同的地方接收的东西不一样,怎么才能最后变成一个标准应用,红绿灯可能还是比较简单的,地图也是相对比较标准的,是不是每一家都要重复去建很多,或者是不同的数据来源,处理的时候再建不同的层面,最后大家有一个互相合作、对接和共享的方式,就是能够把应用更加扩大的可能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uididiao.com/zdddsb/5890.html